钢零部件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本表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及安装中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的质量验收。
一、检验批划分
按施工段、变形缝划分;对于工程量较少的分项工程可统一划分为一个验收批。
二、主控项目
4.2.1 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2.2 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 国外进口钢材;
2 钢材混批;
3 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4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5 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6 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7.2.1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用放大镜及百分尺检查,有疑义时作渗透、磁粉或超声波探伤检查。
7.3.1 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C、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C时,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900°C。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
7.3.2 当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900-1000°C;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分别下降到700°C和800°C之前,应结束加工;低合金结构钢应在自然冷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
7.4.1气割或机械剪切的零件,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刨削量不应小于2.0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
7.6.1 A、B级螺栓孔(I类孔)应具有H12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不应该大于12.5um。其孔径不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6.1-1的规定。C级螺栓孔(Ⅱ类孔),孔壁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25um,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6.1-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或孔径量规检查。
表7.6.1-1A、B级螺全孔径的允许偏差(mm)
序号 |
螺栓公称直径、螺栓孔直径 |
螺径公称直径允许偏差 |
螺栓孔直径允许偏差 |
1 |
10-18 |
0.00-0.18 |
+0.18 0.00 |
2 |
18-30 |
0.00-0.21 |
+0.21 0.00 |
3 |
30-50 |
0.00-0.25 |
+0.25 0.00 |
表7.6.1-2C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
允许偏差 |
直径 |
+1.0,0.0 |
圆度 |
2.0 |
垂直度 |
0.03t,且不应大于2.0 |
三、一般项目
4.2.3 钢板厚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每一品种、规格的钢板抽查5处。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量测。
4.2.4 型钢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每一品种、规格的型钢抽查5处。检验方法:用钢尺和游标卡尺量测。
4.2.5 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
2 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有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C级及C级以上;
3 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2 气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切割面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用钢尺、塞尺检查。
表7.2.2气割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
允许偏差 |
零件宽度、长度 |
±3.0 |
切割面平面度 |
0.05t,且不应大于2.0 |
割纹深度 |
0.3 |
局部缺口深度 |
1.0 |
注:t为切割面厚度。 |
7.2.3 机械剪切的允许差应符合7.2.3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切割面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用钢尺、塞尺检查。
表7.2.3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
允许偏差 |
零件宽度、长度 |
±3.0 |
边缘缺棱 |
1.0 |
型钢端部垂直度 |
2.0 |
7.3.3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 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7.3.4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应符合表7.3.4(略)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冷矫正和冷弯曲的件数抽查10%,且不少于3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7.3.5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5(略)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矫正件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7.4.2 边缘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加工面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表7.4.2 边缘加工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
允许偏差 |
零件宽度、长度 |
±1.0 |
加工边直线度 |
l/3000,且不应大于2.0 |
相邻两边夹角 |
±6’ |
加工面垂直度 |
0.025t,且不应大于0.5 |
加工面表面粗糙度 |
? |
7.6.2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6.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
表7.6.2螺栓孔孔距允许偏差(mm)
螺栓孔孔距范围 |
≤500 |
501-1200 |
1201-3000 |
>3000 |
同一组内任意两孔间距离 |
±1.0 |
±1.5 |
- |
- |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离 |
±1.5 |
±2.0 |
±2.5 |
±3.0 |
注:1 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 2 对接接头在拼接板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 3 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但不包括上述两款所规定的螺栓孔; 4 受弯构件翼缘上的连接螺栓孔,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 |
7.6.3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超过本规范表7.6.2规定的允许偏差时,应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