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5 钢管阴极保护工程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钢管阴极保护所用的材料、设备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对照产品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检查产品质量保证资料;检查成品管进场验收记录。
2 管道系统的电绝缘性、电连续性经检测满足阴极保护的要求;
检查方法:阴极保护施工前应全线检查;检查绝缘部位的绝缘测试记录、跨接线的连接记录;用电火花检漏仪、高阻电压表、兆欧表测电绝缘性,万用表测跨线等的电连续性。
3 阴极保护的系统参数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无要求时,在施加阴极电流的情况下,测得管/地电位应小于或等于一850mV(相对于铜一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
2)管道表面与同土壤接触的稳定的参比电极之间阴极极化电位值最小为100mV;
3)土壤或水中含有硫酸盐还原菌,且硫酸根含量大于0.5%时,通电保护电位应小于或等于一950mV(相对于铜一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
4)被保护体埋置于干燥的或充气的高电阻率(大于 500Ω·m)土壤中时,测得的极化电位小于或等于一750mV(相对于铜一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
检查方法:按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试方法》SY/T 0023的规定测试;检查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参数测试记录。
一般项目
4 管道系统中阳极、辅助阳极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5.4.13、5.4.14条的规定;
5.4.13 牺牲阳极保护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工程条件确定阳极施工方式,立式阳极宜采用钻孔法施工,卧式阳极宜采用开槽法施工:
2 牺牲阳极使用之前,应对表面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氧化膜及油污;
3 阳极连接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四周应垫有50~100mm厚的细砂,砂的顶部应覆盖水泥护板或砖,敷设电缆要留有一定富裕量;
4 阳极电缆可以直接焊接到被保护管道上,也可通过测试桩中的连接片相连。与钢质管道相连接的电缆应采用铝热焊接技术,焊点应重新进行防腐绝缘处理,防腐材料、等级应与原有覆盖层一致;
5 电缆和阳极钢芯宜采用焊接连接,双边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0mm;电缆与阳极钢芯焊接后,应采取防止连接部位断裂的保护措施;
6 阳极端面、电缆连接部位及钢芯均要防腐、绝缘;
7 填料包可在室内或现场包装,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保证阳极四周的填料包厚度一致、密实;预包装的袋子须用棉麻织品,不得使用人造纤维织品;
8 填包料应调拌均匀,不得混入石块、泥土、杂草等;阳极埋地后应充分灌水,并达到饱和;
9 阳极埋设位置一般距管道外壁3~5m,不宜小于0.3m,埋设深度(阳极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1m。
5.4.14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联合保护的平行管道可同沟敷设;均压线间距和规格应根据管道电压降、管道间距离及管道防腐层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2 非联合保护的平行管道间距,不宜小于10m;间距小于10m时,后施工的管道及其两端各延伸10m的管段做加强级防腐层;
3 被保护管道与其他地下管道交叉时,两者间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3m;小于0.3m时,应设有坚固的绝缘隔离物,并应在交叉点两侧各延伸10m以上的管段上做加强级防腐层;
4 被保护管道与埋地通信电缆平行敷设时,两者间距离不宜小于10m;小于10m时,后施工的管道或电缆按本条第2款的规定执行;
5 被保护管道与供电电缆交叉时,两者问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同时应在交叉点两侧各延伸0m以上的管道和电缆段上做加强级防腐层。
5.4.15 阴极保护绝缘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垫片应在干净、干燥的条件下安装,并应配对供应或在现场扩孔;
2 法兰面应清洁、平直、无毛刺并正确定位;
3 在安装绝缘套筒时,应确保法兰准直;除一侧绝缘的法兰外,绝缘套筒长度应包括两个垫圈的厚度;
4 连接螺栓在螺母下应设有绝缘垫圈;
5 绝缘法兰组装后应对装置的绝缘性能按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试方法》SY/T 0023进行检测;
6 阴极保护系统安装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试方法》SY/T 0023的规定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逐个检查;用钢尺或经纬仪、水准仪测量。
5 所有连接点应按规定做好防腐处理,与管道连接处的防腐材料应与管道相同:
检查方法:逐个检查;检查防腐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性能检验报告;检查施工记录、施工测试记录。
6 阴极保护系统的测试装置及附属设施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桩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顶面高出地面400mm以上;
2)电缆、引线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引线应保持一定松弛度,并连接可靠牢固;
3)接线盒内各类电缆应接线正确,测试桩的舱门应启闭灵活、密封良好;
4)检查片的材质应与被保护管道的材质相同,其制作尺寸、设置数量、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深与管道底部相同,距管道外壁不小于300mm;
5)参比电极的选用、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逐个观察(用钢尺量测辅助检查);检查测试纪录和测试报告。